技能方面的學習,沒有考古題
對市面上的補習班,如果是公務人員、升學考試,托福考試,花錢去補習班補習,還是有很大的效果。原因在於不斷的複習、測驗考古題,以這種方式學習,的確比沒有補習過的學生,還要容易通過考試。但如果是學習技能,去補習班上課效果就沒有這麼顯著,原因在於技能方面的學習,沒有考古題。每個技能補習班老師所教導的方法都不一樣。有的是從頭教到尾,有的因為時間不夠,只能夠選擇部分課程內容教導。但無論補習班老師用何種方式教導學生,效果都極為有限。原因在花再多的錢上課學習,都很難看出學習的成果,因為要學習的技能,實在是太多了。
電腦啟蒙老師只教了二十分鐘,我就已經知道要如何學習電腦
籃球員要學習的技能只有幾樣,各種投籃練習、運球基本動作及戰術的配合與執行。但除了教練教導正確的基本動作之外,籃球員也要努力練習,才能夠將學習的技能轉化為肌肉記憶。同樣的道理,上課的老師教的再多,如果練習的次數不夠,還是無法學到技能。以我的觀點,我認為學習老師的學習方法,會比學習技能還要有幫助。我是依靠自學,學會電腦技能。電腦啟蒙老師只教了二十分鐘,我就已經知道要如何學習電腦。我的電腦啟蒙老師,對電腦也不是很懂。所以教我電腦時,還準備一本電腦圖解書,隨時查看電腦操作流程。而我就是看他翻閱電腦圖解書,知道該如何學習電腦。但二十分鐘的電腦教學,教了什麼內容,我已經全部忘光了。
我只學習需要使用的操作,其餘的操作流程,我都不學
上完了二十分的電腦教學課程,我就到書局購買PCHOME出版的電腦圖解書,還有一本中英文打字練習法(附光碟)及倉頡拆碼字典,開始學習電腦。我的學習方式就是把市面上所有學習電腦的方法全部搜尋瀏覽,先瞭解別人是如何學習電腦。一開始只學習倉頡打字輸入法,其餘的都不學。學習一個多月的倉頡輸入法,每天練習八小時以上的時間,學會打字之後,再開始學習最簡單的Word、郵件收發及搜尋。如果操作不懂的地方,就找書查閱。我買了一百多本的電腦工具書,但我只是大致翻閱,需要用到的時候,再查閱電腦工具書,找尋我需要的操作流程。我只學習需要使用的操作,其餘的操作流程,我都不學。
因為沒有老師的教導,所以遇到電腦方面的問題,我都要花很長的時間去找尋解決方法
我也買了電腦理論工具書,瞭解電腦的原理。學習電腦的過程,我只看有關電腦及網路的書籍及文章,其他類型的書籍,我全部不看。因為我已經養成閱讀的習慣,我只是把閱讀的類型從企管、行銷轉換成只看電腦方面的書籍。因為沒有老師的教導,所以遇到電腦方面的問題,我都要花很長的時間去找尋解決方法。以這種方式學習電腦,相當的辛苦。當時為了想要學會電腦故障修理及重灌系統,周遭的朋友只要電腦故障或需要重灌系統,我都會主動幫忙修理。但很簡單的電腦故障問題,我都要花很長的時間才找到故障問題,但最後都能夠把電腦修好。但硬體故障問題,只能更換硬體。
學習需要積累的過程,要用已知的知識去連接未知的知識
經過長時間的自學電腦,突然開竅,如果不懂得學習方法,就算是上完所有電腦補習班所開的課程,電腦還是進步有限。原因在於學習需要積累的過程,要用已知的知識去連接未知的知識,這才是學習的捷徑。因為,我學習電腦的過程,相當的辛苦,遇到的每個電腦問題,我都要上網找尋問題及解決方法。還要知道為什麼這種解決方法有效,原因為何?所以每當我解決一個電腦問題,我就很難忘記。因為我學習電腦遇到的每個問題,都是花很長的時間才能解決。但隨著電腦知識的積累,解決問題的速度越來越快。因為腦中儲存大量的電腦知識。所以,解決電腦問題及學習新電腦知識及技能的速度,也就越來越快。但如果我只是上課學習電腦,遇到問題就問人,只是解決問題,但卻不瞭解問題。就算是學習再久的電腦,進步也有限。
我們的大腦在看到新照片時,沒有為它單獨開闢空間,而是調用以前的回憶,形成新的記憶
成甲在"精準學習"書中提到大腦的記憶,靠的是將資訊與舊經驗聯繫起來。英國萊斯特大學曾做過一個實驗來研究人們如何記住事情:他們讓實驗對象觀看一些名人的照片,比如成龍、張信哲、劉德華,然後監測他們大腦中哪些神經細胞受到刺激,然後再把這些名人在不同地方的照片拿給測試者觀看。科學家發現,當實驗對象看到同一個人出現在另一張照片裡的時候,相同的神經細胞會受到刺激。也就是說,我們的大腦在看到新照片時,沒有為它單獨開闢空間,而是調用以前的回憶,形成新的記憶。換句話說,我們記住新知識更好的辦法,是和已有的知識進行聯繫。彼得杜拉克在“後資本主義”書中也提到用已知的知識去聯繫未知的知識,學習知識的速度就會快上許多。查理芒格在“窮查理寶典”書中也提到要建立模型,而且模型越多越好。不要重新學習一門新知識,而是從舊有的知識中提煉知識。而不是學了就忘,只要學習新知識都要重新學習,學了再久,也學不會,學習的捷徑就是將已知的知識去聯繫新知識。調用以前的記憶去學習新記憶,以這種方式學習,才能夠快速提升學習的成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