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3日 星期一

假設性的問題,就沒有回答的必要性

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Peter Drucker)一生出版了39本著作,其中四分之三是完成在60歲之後;張忠謀55歲才創立台積電,卻開啟了「晶圓代工」的全新商業模式。為什麼,一般人到了準備退休的年齡,他們的職涯卻能更上一層?在以96歲高齡辭世前,杜拉克已經持續奉行「三年式主題學習」超過60年,不間斷地研究各種主題,所以他可以談論社會、政治、美術、歷史等各種知識。而在一夕數變的科技業,張忠謀又是透過何種學習方式,始終引領公司走在產業尖端?

1. 有目標:一定要跟上「產業的發展」
張忠謀認為,無論身處哪一個行業,都應將「一定要能跟得上所屬行業的發展」,列為終身學習的長期目標;否則10到15年內,極可能就會面臨失業危機。產業變動的快速,在科技、工程領域尤其明顯。張忠謀舉例,在他研究所剛畢業時,根本沒聽過「電晶體」(transistor);但幾年之後,它卻成為一種普遍的技術,「如果無法與時俱進,可能就只有失業的份。」

2. 有紀律:要每天花時間,將知識內化
對張忠謀而言,學習不是「消遣」,而是件「嚴肅的事」,所以必須持續地花時間,好將知識內化。張忠謀每天至少花2到4小時閱讀。如果是讀客戶的資訊,他一定會記筆記,每個月或每兩周溫習一次,久而久之就會記住重點,連客戶都訝異,「你怎麼會知道這麼多?」。如果是閱讀一般書籍,張忠謀也不會漫無目的地瀏覽。他會在一段時間內,大量、專注研讀某個領域,所以還曾針對「康熙皇朝」「全球經濟情勢」等主題發表感想。

3. 有計畫:打好基礎,結交專業人士除了閱讀,張忠謀也喜歡從「人」的身上學習。他對歷史、經濟有興趣,所以也去結識這方面的專業友人,甚至邀請他們參與公司經營。諾貝爾經濟學家克魯曼(Paul Krugman)來台,張忠謀是唯一與他對談的台灣經營者;產業經濟大師麥可‧波特(Michael Porter),也曾任台積電獨立董事。

不過張忠謀強調,「與專業人士交往前,自己要先打好基礎,不然談話很難出現交集。」所謂的「基礎」,除了專業知識,還有獨立思考的能力。(摘自網路)

如果有人提出選擇題,要你回答是或不是。這就是律師在法庭上常用的訴訟技巧


陳安之招收學徒,費用是壹佰萬元人民幣。但如果有網路行銷大師免費招收學徒,準備傳授畢生所學的網路行銷知識與技能,你願不願意和網路行銷大師學習網路行銷技能。如果有人提出這樣的問題,絕大多數人的回答是願意成為網路行銷大師的學徒。但問題在於這只是話術,事實上,只是先引起對方的興趣,進而請對方去會場聽講,目的是招收下線,加入雙軌制吸金公司。如果有人提出選擇題,要你回答是或不是。這就是律師在法庭上常用的訴訟技巧。例如:如果有人願意給你五仟萬元, 沒有任何條件,你願不願意接受。如果你未婚,林志玲想要嫁給你,婚後她將自己全部的財產轉移到你的名下,你願不願意娶林志玲。這就是提出一個讓人無法抗拒的問題,只能回答是或不是,但事實上,問題只是讓你掉入圈套,沒有多大的意義可言。

當有人提出無法抗拒的誘因,問你願不願意接受,不要回答接受不接受,而是探究背後的原因及理由


天底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就好比有人中了貮億元樂透特獎,中獎人想要免費送給你,你要不要?除了白癡,絕大多數的人都樂意接受。但非親無故有人會無緣無故送樂透特獎給你?所以當有人提出無法抗拒的誘因,問你願不願意接受,不要回答要或不要,而是探究背後的原因及理由。我對市面上自稱大師的成功學大師、心靈大師、網路行銷大師,宗教上師。我一律把這些人當做江湖術士。有真材實材、貨真價實的大師,屈指可數,絕大多數都是虛有其表的江湖術士。所以把這些人當做江湖術士,準確率高達百分之九十五以上。(這還是保守估計)

真正的大師級人物,不會想要他的崇拜者尊稱他是大師。但自封自己是大師,也不見得配得上大師的稱謂。大師只是形容詞,沒有多大的意義可言


真正的大師級人物,不會想要他的崇拜者尊稱他是大師。但自封自己是大師,也不見得配得上大師的稱謂。大師只是形容詞,沒有多大的意義可言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在我心目中是大師中的大師。陳安之在我心中是江湖術士。但這些人的崇拜者都會尊稱陳安之及彼得‧杜拉克是大師級人物。但彼得‧杜拉克已經蓋棺定論,大師級人物。而陳安之負評不斷,在中國大陸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認為陳安之不是成功學大師,而是斂財的江湖術士。原因即在於陳安之在課程上所講的激勵詞句,就如同高級廢話,聽得再多,也幫助不大,但陳安之卻可以藉由解說、教導大量的高級廢話,賺取超高利潤。

只有真正的大師級人物,才能夠讓你學到最棒的想法與觀念,一般人只能夠教導一般的想法與觀念。


我相信彼得杜拉克及張忠謀等人,絕對沒有上過激勵、潛能等課程。但他們卻是真材實料,貨真價實的成功人士。而他們所憑藉的就是持續不斷的閱讀、寫文及思考。而不是幾堂潛能、激勵課程,就能夠讓人脫胎換骨,完全改變。這是絕對不可能做到的事情。課程上學習有其必要性,但要學習的不是老師在課程上所講的內容,而是要研究老師的學習方法。因為學會技能,一定歷經了許多的過程。而過程之中的心得與體會,對學生的學習有極大的幫助,可以避免少走許多的冤枉路。但前提是只有真正的大師級人物,才能夠讓你學到最棒的想法與觀念,一般人只能夠教導一般的想法與觀念。

學習是一件極其嚴肅的時間,而張忠謀的讀書是有計畫的閱讀與學習,將知識內化成為自己的東西。這就是學習的核心


張忠謀每天至少花2到4小時閱讀,但他來說,學習是一件極其嚴肅的時間,而張忠謀的讀書是有計畫的閱讀與學習,將知識內化成為自己的東西。這就是學習的核心。如果有機會能夠和張忠謀、彼得杜拉克等級的人交往,一定獲益非淺,但前提是要和專業人士交往。必須先打好基礎,否則談話很難出現交集,張忠謀認為所謂的基礎,除了專業知識,還有獨立思考的能力。短短的幾句話,就已經看出張忠謀是一個很有知識深度的企業家。如果有人提出如果張忠謀想要免費傳授畢生的知識與技能給你,你願不願意。我的答案是願意,但張忠謀不可能免費傳授畢生的知識與技能給我,所以這個問題不存在願意或不願意。因為這是假設性問題,只要是假設性問題,就沒有回答的必要性。

益者三友VS損者三友

從以前到現在,我始終認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對的。但事實上,我有許多的想法及觀念是錯的,而不自知


從以前到現在,我始終認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對的。但事實上,我有許多的想法及觀念是錯的,而不自知。以前的我,是成功學及傳銷的信徒,買了幾佰本成功學及傳銷的書籍閱讀,但我已經把傳銷的書籍全部丟掉,只保留幾本成功學經典書籍,其餘的成功學書籍,也已經不再閱讀。我不閱讀勵志、心靈、潛能開發、成功學、人際溝通、傳銷之類的書籍及文章,而這類的書籍及文章,以前是我最喜歡閱讀的類型。我有許多的觀念已經改變,對我來說,耳熟能詳的觀念,就不需要重複閱讀。因為閱讀的目的是為了讓心智成長,如果讀再多這類型的書籍及文章,對心智成長沒有幫助,我就不會閱讀這類型的書籍及文章。雖然我已經閱讀許多有關思考及學習的書籍,但如果我發現還有很棒的有關思考及學習之類的書籍,我還是會買回家閱讀。因為我需要持續的成長與進步,修改自己原先的看法與觀念。




我不太在意外人對我有什麼看法與想法,這都是無關緊要的事情。重點不在於外人如何看待我的為人,而是我有沒有做對事情。外人的看法,對我來說並不重要。"合則聚,不合則散”這是人生正常的規律。但”做錯事情而不自知,這才是我最為在意的事情”


我不太在意外人對我有什麼看法與想法,這都是無關緊要的事情。重點不在於外人如何看待我的為人,而是我有沒有做對事情。外人的看法,對我來說並不重要。"合則聚,不合則散”這是人生正常的規律。但”做錯事情而不自知,這才是我最為在意的事情”。年歲漸長,感受到的不是年輕人對長者的尊重,而是有意無意的鄙視。我曾在LINE群組質疑有人貼出六位穿著暴露的年輕女孩照片,邀請LINE群組人員到東區PUB聊天。條件是男子必須分攤女孩的消費。男人幫女孩付費是紳士風度的展現。當時我就覺得有問題,因為相互不認識的人,而且是團體聚會聊天,不應該讓男人分攤女孩的消費。而是平均分攤費用,這才比較公平、合理。但質疑的結果,對方的反擊是年紀大的人,在LINE群組應該少發言,維持長者的尊嚴。我不認為年紀大的人,想法與觀念一定比年輕人優秀、進步。而是有沒有持續的學習與成長,如果出了社會,停止成長與學習,就算是活到七、八十歲,想法與觀念還是比不上年輕人的心智。尤其是網路世代,這種情況更為明顯。




世上沒有所謂的成功秘笈,尤其在網路世代更是如此。如果花高價上幾天的成功學課程,所學到的想法與觀念,只要在網路打關鍵字,就能唾手可得。試問:花高價學習成功學課程,有何意義可言?



只要是違反常理的事情,如果沒有合理的解釋,必定有詐。看待一個人的作為,不應該以幾篇文章或演講視頻,就認為這是好人。而是長期觀察此人是否言行合一。我批判成功學及傳銷是經過長期觀察及研究,才得出的結論。加入傳銷產業及花錢上成功學課程,很容易走入偏門。原因在於傳播偏差的觀念與價值觀。在這種環境久了,人的想法與觀念會變得偏差而不自知。世上沒有所謂的成功秘笈,尤其在網路世代更是如此。如果花高價上幾天的成功學課程,所學到的想法與觀念,只要在網路打關鍵字,就能唾手可得。試問:花高價學習成功學課程,有何意義可言?辣妹詐騙師祖王宗立招聘了許多的業務員,只要在王宗立創立的吸金詐騙公司,賺到許多錢的業務員,就會持續性的吸金詐騙。原因就是錢太好賺了。只要包裝自己是成功人士,耍嘴皮子,就能夠輕鬆賺到錢。又何需努力賺辛苦錢。而且這群人相互交流、通報,只要市面上有新的吸金組織或詐騙手法,這群人一定會立即得知,有錢大家賺。但這群人加入的絕大多數都是吸金組織或詐騙集團。所以警方如果要破獲吸金集團,這群人是最佳線民。當你所認識的朋友,都是觀念偏差、品性不佳的人,代表你也是這類的人。因為”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僻、友善柔、友便佞,損矣。」 選擇朋友不需要有太多的條件,只要抓住幾條原則性的建議,就可以了


我始終不認為朋友要越多越好,而是朋友的品質要重於數量。孔子曾經提及交友的準則,「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僻、友善柔、友便佞,損矣。」 選擇朋友不需要有太多的條件,只要抓住幾條原則性的建議,就可以了。"讀好書,交益友"不見得能讓你成功致富,但最起碼不會上當受騙。但如果和品性不佳的人交往,時間久了,觀念偏差而不自知。好人與壞人的區分,不在於嘴吧說了什麼,而是做了什麼?當你和益友相處久了,人會變得更好。而和損友相處久了,人會變得更壞。這就是為什麼交友要以品質為優先考量,而不是數量多寡的問題。



窮查理寶典(摘錄)

預測的價值


人們總是喜歡請人來為他們預測未來。很久很久以前,有些國王會請人來解讀綿羊的內臟。假裝知道未來的人總是有市場的。聆聽今天的預測家的行為,就像古代國王請人看綿羊的內臟那麼瘋狂這種情況總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現。江湖術士很喜歡預測未來,就如同古代國王請人看綿羊的內臟。既便是網路世代,還是有一大堆的江湖術士,一而再的出現。教人成功、賺錢、星象預測、潛能開發等.....

篡改盈利數字和做假賬


有那麼多錢壓在財報數據上,有人想要篡改它們也是很正常的。很多人都這麼做,所以出現了謝皮科效應(注:謝皮科是一名紐約的退休警察,1970年代因對警察腐敗作證而出名。其經歷於1973年被拍成電影《謝皮科》,由好萊塢著名男演員艾爾*帕西諾主演)每個人都覺得自己的做法沒有錯,因為其他人也那麼做。事情總是這樣的。 (現在,它的機制類似於連鎖信“由於和諸如風險投資之類的合法活動混在一起,這種做法看起來似乎很體面。但我們正在混淆體面的活動和可恥的活動一一所以我在伯克希爾。哈撒韋的年會上說,如果你把葡萄乾和大便攪在一起,​​你得到的仍然是大便”會計學沒有辦法阻止那些道德敗壞的管理人員從事那種連鎖信式的騙局。就如同把資金盤和網路科技混在一起,還是詐騙。不可能會有所改變

多元思維模型的重要性


你必須知道重要學科的重要理論。並經常使用它們一要全部都用上。而不是只用幾種。大多數人都只養成一個學科 - 比如說經濟學一一的思維模型,試圖用一種方法來解決所有問題。你知道諺語是怎麼說的:在手裡拿著鐵鎚的人看來世界就像一顆釘子。這是一種處理問題的笨方法。查理通常會對知識面狹窄作出如下的診斷:“在手裡拿著鐵鎚的人看來,世界就像一顆釘子。只有一種模式解決問題的人,不管遇到什麼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只有一種,無法變通的原因是只有一種解決問題的方案。

遇到不同的公司,你需要檢查不同的因素,應用不同的思維模型


遇到不同的公司,你需要檢查不同的因素,應用不同的思維模型,我無法簡單的說,就是這三點。 “你必須自己把它(投資技巧)總結出來,一輩子深種在你的大腦中。每個公司的問題都有所不同,而不是只使用成功公式,不用思考,一招半式闖江湖,解決所有的問題。如果你用的是許多學生使用的那種學習方法,那你將無法掌握你需要的那100種思想。那些學生學得很好,接看把知識丟回給他們的教授,拿到一個分數,然後就把知識清空,就好像放掉浴缸裡的水,以便下次裝更多水那樣,如果這是你用來學習那100種思維模式的方法,在生活中你將會一無所獲。你必須認認真學習這些模型,讓化它們變成你隨時能夠使用的本領。思維模式越多,就越多變通。因為可以有各種思維模式。順便說一下,沒有規則要求你不能增加一兩個新的模型,即使你已經步入晚年,實際上,我現在還在不斷學習。不過大多數有用的模型是在年輕時學到的。

不自欺的精神


很多人死抱著錯誤的觀念不放“凱恩斯說:“介紹新觀念倒不是很難,難的是清除那些舊觀念,”不自欺的精神是你能擁有的最好的精神,它非常強大,因為它太少見了要不斷用正確及更好的觀念替換掉錯誤或舊有的觀念,

致命的無關聯性


(美國的大學)有很多毛病“要是我的話,我會砍掉四分之三的院系- 除了自然科學,一個都不留。我認為美國各所主要大學的人文社科教授的觀點都經不起推敲,至少他們的公共政策理論是這樣的。英國數學家,哲學家和教育理論家,“過程哲學”創始人,與伯特蘭,羅素合著《數學原理》)曾經指出,學科各自孤立的情況是致命的,每個教授井不了解其他學科的思維模型,將其他學科和他自己的學科融會貫通就更別提了,我想懷特海討厭的這種研究方法有…個現代的名字,那個名叫做神經研究法。

閱讀的重要性


我這輩子遇到的聰明人(來自各行各業的聰明人)沒有不每天閱讀的-沒有,一個都沒有。沃倫讀書之多,我讀書之多,可能會讓你感到吃驚。我的孩子們都笑話我。他們覺得我是一本長了兩條腿的書。我本人是個傳記書迷,我覺得你要是想讓人們認識有用的偉大概念,最好是將這些概念和提出它們的偉人的生活和個性聯繫起來。我想你要是能夠和亞當·斯密交朋友,那你的經濟學肯定可以學得更好。和“已逝的偉人”交朋友,這聽起來很好玩,但如果你確實在生活中與已逝的偉人成為朋友,那麼我認為你會過上更好的生活,得到更好的教育。這種方法比簡單地給出一些基本概念好得多。

如果你想賠錢或損害人際關係,就全心投入傳銷及資金盤。你將很容易的獲得失敗


為了讓你們過上頭腦混亂,痛苦不堪的日子,我所開的最後一味藥是,請忽略小時候人們告訴我的那個鄉下人故事。曾經有個鄉下人說:“要是知道我會死在哪裡就好啦,那我將永遠不去那個地方。”大多數人和你們一樣,嘲笑這個鄉下人的無知,忽略他那樸素的智慧!如果我的經驗有什麼借鑒意義的話,那些熱愛痛苦生活的人應該不惜任何代價避免應用這個鄉下人的方法。若想獲得失敗,你們不應該學習鄉下人的方法。傳銷、資金盤不僅賺不到錢,而且會損及人際關係。但如果你想賠錢或損害人際關係,就全心投入傳銷及資金盤。你將很容易的獲得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