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27日 星期三

把寫文當作拼圖,寫的越多,腦中的拼圖就越完整

數位原住民是把數位產品,當作日常生活使用工具,無時無刻都在使用數位產品。而數位移民是把數位產品當作提升生產力的工具,為了學習如何使用數位產品。甚至還花錢報名上課,學習如何使用數位產品



數位原住民指的是從小就生長在有各式數位產品環境的世代,很擅長使用數位產品。而數位移民是長大後,才開始接觸數位產品。在一定程度上無法流暢使用的族群。這是維基百科對數位移民及數位原住民的解釋。數位原住民是把數位產品,當作日常生活使用工具,無時無刻都在使用數位產品。而數位移民是把數位產品當作提升生產力的工具,甚至還花錢報名上課,學習如何使用數位工具。數位原住民是把數位產品當作玩遊戲,而數位移民是把數位產品當作生產力工具。所以絕大多數的數位原住民精通使用數位產品,而數位移民大多數對使用數位產品並不擅長。 數位產品是指可以通過數字和編碼進行操作的機器,並可以與電腦及網路連接的,都稱為數位產品。所以數位原住民透過數位產品獲取信息,而數位移民是透過傳統的傳播工具(電視、廣播、報章雜誌及書籍)獲取信息。所以,在獲取信息的時效性,遠不如數位原住民。這也讓數位原住民有一種錯誤的認知,認為自己比數位移民還要優秀。




信息要能夠轉化為知識運用。除非能夠生產及製造數位信息,而不是像信息搬運工,只會轉貼、分享。就算是知道再多的信息,都沒有多大的價值可言。信息獲取速度的快慢,和優秀與否並沒有多大的關聯性



如果要搜尋熱門新聞或信息,數位原住民只要使用手機上網搜尋,即可在最短時間之內,獲取最新信息,而數位移民偏向於使用傳統的傳播工具獲取信息,所以獲取信息的速度較慢。但信息要能夠轉化為知識運用。除非能夠生產及製造數位信息,而不是像信息搬運工,只會轉貼、分享。就算是知道再多的信息,都沒有多大的價值可言。信息獲取速度的快慢,和優秀與否並沒有多大的關聯性。除非能夠生產及製造數位信息,而不是像信息搬運工,只會轉貼、分享。就算是知道再多的信息,都沒有多大的價值可言。信息獲取速度的快慢,和優秀與否並沒有多大的關聯性。曾經有一位數位原住民回應我的評論,大意是"年長者都是黨國時代培育出來的愚民,是蔣匪介石、狗民黨,以老鼠會的模式孕育出一批又一批的愚民,為虎作悵、助紂為虐。雖然現在大多數百姓慢慢對這病毒有免疫力、抗體,但蔣匪愚民之毒,要在臺灣完全消聲匿跡至少還要百年"。當我看到這位網友的轉貼回覆,我立即寫文評論這就是教改及台獨思想所培育出來的台獨綠衛兵,結果這位網友表現就像一個縮頭烏龜,不敢吭聲。原因很簡單,只會轉貼、分享,但"腦袋空空,胸無點墨"。無法寫出"言之有物、鏗鏘有力"的論點,所以只會靈活使用數位產品,但卻無法將數位產品的信息,轉化成為知識運用,就算是再熟練操作數位產品,也不代表數位原住民的思惟與能力超越數位移民。要判斷數位原住民的思惟與能力是否己經全面超越數位移民的思惟與能力。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看數位原住民有沒有付費下載或購買有價值的信息。




盡可能寫出自己的看法與觀點。觀點無所謂對錯,而是透過寫文的方式,整理腦中的想法與觀點,形成自己的價值觀與觀念。把寫文當作拼圖,寫的越多,腦中的拼圖就越完整



網路雖然有大量的信息,但絕大多數都是垃圾信息。真正有價值的信息,必需付費下載或購買。如果只想從網路獲取免費信息,但不想付錢。不加篩選的信息,絕大多數都是”內容農場”(垃圾文)以聳人聽聞的標題,沒有內容的文章、衝高點閱率,賺取廣告費。就算是瀏覽再多的垃圾信息,都不會讓人有所改變及成長。我很清楚垃圾信息不可能讓人成長與進步,原因就在於年輕時候,我也曾大量閱讀書報雜誌的信息。但讀再多的書報雜誌,思惟與觀念還是沒有獲得顯著的提升。所以我常閱讀報章雜誌的社論及時論,吸收、消化之後,成為我的觀點。但我心理清楚,自己的所作所為只是複讀機,只會複讀別人的觀點,但卻無法提出自己的觀點。直到我開始閱讀頂尖人物所寫的書籍,不斷的吸收頂尖人士的思惟與觀點,透過大量寫文的方式,形成自己的觀點。我才真正感受到學習對我的幫助。如果只是接收大量的垃圾信息,轉貼、複製、分享別人的文章。還是無法讓自己成長與進步,而是要盡可能寫出自己的看法與觀點。觀點無所謂對錯,而是透過寫文的方式,整理腦中的想法與觀點,形成自己的價值觀與觀念。把寫文當作拼圖,寫的越多,腦中的拼圖就越完整。也才能夠瞭解自己是什麼樣的人,為什麼有這種想法與價值觀。如果不嚴格篩選網路大量信息,就算是大量吸收網路信息,還是不會有所成長與進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